技术负责人:13769121633(乔)
运营负责人:18687601107(谭)
——————
致力于生态循环农业研发
全循环 零排放 碳中和
新闻详情

费孝通与易村

发表时间:2023-09-06 15:38
文章附图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谈调查研究》一文中强调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到边远地方去,同群众聚一聚,见一见,聊聊天,有什么不好?有些地方待上一天也可以,把情况摸透了,心中更有数。搞得深一些,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走好几个点效果要好。关键是不要弄虚作假。”

图片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民盟中央原主席费孝通先生三四十年代在云南大学任教期间,只身数次分别深入楚雄州禄丰县开展社会调查,撰写了《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等**的调查报告,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在全国乃至在国际形成广泛社会影响,也留下许多调研作风务实的佳话和轶事。对费孝通先生在禄丰开展的田野调查再作抽丝剥茧的观察和细致入微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1990年5月30日,午后。
禄丰,川街,乡政府的一间小会议室里。
一大群笑容满面的“易村”人坐定后,在欢声笑语中,畅谈着、回忆着……
费孝通先生深入“易村”调查的时间是1938年,那时他28岁。岁月飞逝、时光荏苒,一别就是52年。是时,费孝通先生重访“三村”中的“易村”时已经80岁。费孝通先生是要特意到“易村”故地李珍庄村答谢当年接纳他、服务他、厚待他的李珍庄村人,但遇暴雨,洪水暴涨,无法抵达费孝通先生牵挂的李珍庄村,无法在村里屋内与当年的那些故交故友相亲交谈、叙旧,于是,改在川街乡政府的一间小会议室里与乡亲们见面。
费孝通先生的心里有太多说不出的滋味,“易村”人的乡亲们的心里也有太多说不出的滋味。 在座的人群中,最为激动的莫过于当年给费孝通先生当伙夫的张正美了。
费老先生的重返与“易村”人见面,使张正美深深地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一幕幕童年时代与费孝通先生的认识、相处、相知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图片


那是1939年的秋天,张正美有十六、七岁,帮有钱人家放牛。有一天,张正美正在江边的一块草坪上放牛,看见竹林里走出两位陌生的外地人,年纪约二十七八岁左右。
他们走到张正美面前问道:“小鬼,这些牛是你家的吗?”
张正美说:“不是我家的,我是给别人家放的。”
费孝通先生又问:“放牛好不好玩?”
张正美说道:“一点也不好玩,我每天把牛放得饱饱的,还总是挨骂。”
温儒尔雅的费孝通先生像熟人一样跟张正美小伙在一起聊天侃白话,告诉张正美称呼他费叔叔,称另一位张叔叔。看到他们和蔼可亲,张正美小伙开心地和他们侃起来。费孝通跟张正美说,想找一个勤手勤脚、踏实可靠的乡亲帮助他们煮饭,问张正美愿不愿意。张正美看到费孝通一行人很善良,也不嫌穷,内心觉得他们一定是好人,就爽快地回答道:“愿意”。后来,费孝通先生就叫张正美小伙帮助他们煮饭了。于是张正美白天放牛,早晚帮费孝通和张之毅他们煮饭,每天放牛的时候,还顺便捡些烧柴回来备用。

图片

在村子里,费孝通先生和张之毅先生的工作很忙,除每天都到农户家走走串串,和农民促膝谈心后在本子上写写记记之外,对绿汁江沿岸村前的那片一望无尽的竹林特别感兴趣,经常见他们到竹林里去散步,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比比画画,有时也在本子上写写记记,好像是在对竹子进行研究、考察似的,或者是畅谈一番到乡下山村搞社会调查的感想吧!剩余的时间费孝通先生和张之毅先生就在李珍庄村东头的那间旧瓦房里看书写文章,晚上还给张正美小伙和当地村中的小朋友讲些说古论今,谈天说地的故事。费孝通先生对张正美小伙很好,除生活上关心张正美,叫张正美跟他们吃饭外,还教张正美认字、学习文化。张正美知道他们是大家、教授,费孝通还是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名人,到村里来搞社会调查,考察这里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如何以剩余劳力开展土法造纸和竹器纺织等手工业经济,来提高劳动价值的经济形态,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辅之发展乡村工业的主张。

图片


不知不觉,费孝通先生和张之毅先生在李珍庄村住了两个多月,社会调查已经基本结束,他们要走了,临行时,他们到江边砍了一棵竹子,断成根部、中间、尖梢各一节,像爱惜宝贝似的收藏起来带上,好像是有什么特殊用途似的。张正美小伙帮他们挑着行装,依依不舍地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直至送到禄丰坐上去往昆明的车。从此,张正美就一直没有机会和他们见面了,也失去了联系。
“你今年也该60多岁了吧?一切都好吗?”费孝通先生一句亲切的问候,使张正美从深深的回忆中回过来。张正美既高兴有兴奋。“现在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好,我们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提高,我现在已是有儿有孙,不愁吃、不愁穿,过着幸福的日子。”张正美坐在费孝通先生的旁边一问一答,一答一问。
那天,费孝通先生还问了些李珍庄村的农田、竹林、造纸和竹编手工业及学校情况后说:“你们那里的竹器编织很好,但现在还是老式样,没有创新。要想办法编织出新式样的竹器。没有技术,可以学,式样新了,就可以卖好价钱。有了钱就可以修路、盖房子、办学校,过上好日子”。费孝通先生还勉励在座的各级领导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带领人民群众搞好生产、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图片


把唐代诗人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摘引作费孝通先生对“禄村”“易村”“玉村”乡亲的至真至纯的感情写照,较为贴切。
今天,易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修建费孝通纪念馆,利用沿河的竹子开展竹筏漂流,竹子古法造纸非遗传承保护,竹文化生态园,相信易村越来越美。

图片

易村(现在属于九渡村委会)竹海乡村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原则上以九渡大桥为界,延伸至小江口片区,区间江水流域全长约为15公里,涉及竹林面积约为2000余亩。总体规划围绕云南省首个短视频拍摄基地这一核心,打造一系列网红景点、网红游乐项目、网红餐饮、网红农民、网红农副产品等,利用网红时代下的网红思维,打造属于易村的网红经济。

图片


一期建设围绕核心区打造,核心区涉及恐龙山镇九渡村委会三家村共有农户52户205人,有承包耕地面积166.74亩,其中水田面积116.8亩,旱地49.94亩,有竹林地面积约150亩,红河水系星宿江支流从村前流过,当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根据总体规划,前期引入竹筏漂流、竹林小火车、网红荷田、网红生态果蔬园,改造原煤矿生活为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含民宿住宿客房14间,具备同时接待150人就餐的网红餐厅。

图片


逐步引入九渡十八坊、天空之镜、网红秋千、网红桥、空中自行车、太空自行车、蹦蹦云、共享观光车、竹林威亚等网红项目,预期经过5年时间,将九渡竹海打造成为我省首个网红短视频拍摄基地,年游客接待量超5万人次。
二期项目以核心区为中心向两头拓展,向上引入新型农业、新型种养殖业、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综合提升农户人均收入,通过前期培养网红团队打造线上产业,提升新型农产品附加值;向下通过大型拦河坝的打造,引入游船观光、快艇体验及其它水上娱乐项目,通过专业俱乐部的引入及集群化的多形态民宿住宿体验业态,完善休闲度假配套设施,围绕水上休闲度假体验,打造综合性的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39号
技术负责人:13769121633(乔璐博士)
tsqbamb@163.com
运营负责人:18687601107(谭少清)
云南未济农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穿金路一号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公众号